湖南耒陽禁山墓群新發現東漢至唐代墓
禁山墓群位于湖南省耒陽市大市鎮泉水村東南。為配合茶常高速項目建設,經國家文物局批準[考執字(2022)第(703)號],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3月~8月對耒陽禁山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,共發掘東漢至唐代墓葬14座,其中東漢墓8座、晉墓2座、南朝墓2座、唐墓2座,出土陶器、瓷器、銅器等文物標本190余件(套)?,F簡要介紹如下。
一、東漢墓
8座,均為磚室墓,編號分別是M1、M2、M3、M8、M9、M10、M12、M13、M14。
(一)墓葬形制
根據土壙平面的形狀,可以分為“中”字形、“凸”字形、梯形三種,其中M2為“中字形”墓,M10為“梯形”小墓,其余均為“凸”字形墓。墓葬基本由墓道、封門、甬道、墓室和排水溝組成(圖一)。在M2西側發現有一殘存圍溝,殘長近15米,寬0.8~0.9米,殘深約0.1米。
圖一M9清理結束俯拍
墓道基本朝向東南或西南,其前段斜坡、后段為階梯,排水溝位于墓道一側或者中部。除M2為前、后雙室墓外,其余均為單室墓。
M2為橫前室磚室墓,墓土坑較深,近4米。前、后墓室券頂均為單磚豎立錯縫壘砌(圖二),墓壁為一順一丁鋪設,墓底有10個小圓形柱洞,可能為營建墓頂時搭架所用。其余墓葬券頂為單楔形磚橫向錯縫壘砌,墓壁為單磚錯縫平鋪修砌。
圖二M2后室及券頂
(二)出土器物
除M2、M12被盜擾外,其余墓葬基本保存完好,出土器物數量較多,最多者達47件(套)。出土器物種類有陶器、鐵器、銅器等,以陶器為主。陶器有罐、盉、盆以及屋、灶、井、牲畜圈、倉囷等模型明器(圖三),鐵器主要有刀和鉤,銅器有鐎壺以及四乳四禽、瑞獸銅鏡,另有少量琉璃或瑪瑙耳珰。
圖三M1出土器物
二、晉墓
2座,均為單室磚墓,編號分別為M7、M13。
(一)墓葬形制
墓葬土壙平面為“凸字形”,由斜坡墓道、封門、甬道、墓室以及排水溝組成(圖四)。
墓道斜坡狀,基本朝向東南。墓室長方形,券頂、墓壁為單磚錯縫平鋪修砌,墓室長壁上有成對稱分布的四個磚臺。甬道、墓室底部同高,且墓底見有墊磚。排水溝多位于墓道中部,先是在近甬道內挖一淺溝,然后順著墓道向山底延伸。溝底部一般用磚修砌排水通道。先在溝底平鋪一磚,然后用兩磚斜靠立于平磚上,三磚大體形成三角形排水通道(圖五)。
圖四M7發掘俯拍
圖五M13排水溝解剖照片
(二)出土器物
墓葬基本保存完整,出土有青瓷器、銅器和鐵器等,以青瓷器為主。青瓷器有盞、碗、六系罐、四系罐以及唾盂(圖六)。銅器為帶銘文的龍紋鏡,銘文為“位至三公”。鐵器僅見小刀。
在M7封門和甬道底部位置發現有紀年銘文磚,銘文為行書,模印。初步辨識為“永和九年(353年)七月一日□□□”和“建元元年(343年)八月十日造”(圖七)。
圖六M13出土器物照片
圖七M7出土“永和九年”紀年銘文磚
三、南朝墓
2座,均為單室磚墓,編號為M5、M6,兩座墓保存相對較好,大小、朝向基本相同。
(一)墓葬形制
墓葬土壙平面呈“凸字形”,斜坡墓道較短,朝向東南,中部挖有排水溝,排水溝修砌方式與晉墓基本相同。墓室長方形,較狹長,墓室兩側長壁上有四個磚臺,成對稱分布,磚臺上放置有青瓷小盞(圖八)。墓室后壁有用磚柱修砌近似蓮花瓣的佛龕。
圖八M6發掘結束后俯拍
(二)出土器物
以青瓷器為主,鐵器、銅器數量少。青瓷器有盤口壺、盞、碟等(圖九),鐵器有剪刀和小刀,銅器為四神規矩鏡。
圖九M6出土器物
四、唐墓
2座,均為磚室墓,編號為M4、M11。兩座墓葬均被毀嚴重,僅剩墓底部分,為單室磚墓。
(一)墓葬形制
墓室長方形,墓壁用雙轉錯縫平鋪而成。其中M4墓底磚3層最底層位單磚橫向錯縫平鋪,中層為單磚縱向錯縫平鋪,上層為單磚錯縫斜向平鋪。
(二)出土遺物
由于墓葬被毀,僅在M4墓室底部填土中清理出殘存的“開元通寶”銅錢(圖一〇)。M11的墓葬形制、墓磚以及墓室修砌方式均與M4相似,年代大體相近。根據墓葬形制以及出土“開元通寶”銅錢,初步推測兩座墓年代為唐代早期。
圖一〇M4出土開元通寶銅錢
五、結語
此次禁山墓群發掘墓葬年代跨度大,從東漢延續到唐代。墓葬規模雖小,但是出土遺物較豐富且年代比較明確,為探討湘南乃至湘江流域不同時期的喪葬習俗、經濟發展、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。